這只“牛股”業(yè)績大增!多家北交所企業(yè)盈利增逾五成,這些公司推出分紅計劃
(原標題:這只“牛股”業(yè)績大增!多家北交所企業(yè)盈利增逾五成,這些公司推出分紅計劃)
北交所公司2023年半年報批量出爐,多家公司上半年業(yè)績亮眼,18家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逾五成,其中6家公司更是實現翻倍增長。
多家公司積極推出了分紅計劃,上市不久的武漢藍電計劃實施高分紅,天銘科技則推出了高送轉計劃。
(資料圖)
多家公司盈利大增
8月22日晚間,逾10家公司最新披露半年報,截至目前,已有84家公司公布2023年半年報。
從營業(yè)收入來看,過半公司上半年營收實現同比增長,其中康普化學等11家公司營收實現同比四成以上的增幅,旭杰科技更是增長逾一倍。
盈利方面,78家公司實現盈利,盈利面占比超九成;富士達上半年凈利潤為9020萬元,暫時位居北交所公司盈利榜首位。
46家公司上半年盈利同比實現增長,占比略超一半。其中,18家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逾五成,當中路斯股份等6家公司盈利增幅超一倍。
上半年北交所“牛股”康普化學最新披露的半年報顯示,公司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2.21億元,同比增長53%;凈利潤同比增長68%至7284萬元,扣非后凈利潤為7136萬元,同比增長68%。
對于上半年營收和利潤雙雙實現大幅增長,康普化學表示,營業(yè)收入增加,是因為新增了銷售訂單,銷售量增加、導致銷售額增加。營業(yè)收入增加帶動利潤增長。
五新隧裝上半年業(yè)績同樣亮麗:營收同比增長47%至4.35億元,凈利潤為7217萬元,同比增長62%,扣非后凈利潤為6757萬元,同比增長超六成。
據五新隧裝介紹,公司上半年收入增長主要因國內經濟社會恢復常態(tài)化運行,市場需求逐步恢復;報告期,公司憑借技術優(yōu)勢及較高的市場認可度,在沈白高鐵、包銀高鐵、山東黃金焦家金礦、朱日和銅礦、熱水地區(qū)磷礦、陜西大莊里抽水蓄能電站、新疆榆樹溝抽水蓄能電站等項目獲得大量訂單。
多家公司推出分紅計劃
繼武漢藍電推出上市后首份分派方案,多家北交所公司也積極推出了半年度分紅計劃。
6月1日在北交所上市的武漢藍電,亮出了上市后首份高分紅方案,公司擬以未分配利潤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(fā)現金紅利9元(含稅)。公司目前總股本為5720萬股,此次權益分派共預計派發(fā)現金紅利5148萬元。
根據武漢藍電的2023年半年度報告,截至2023年6月30日,上市公司合并報表歸屬于母公司的未分配利潤為1.61億元,母公司未分配利潤為1.62億元。
盡管上半年業(yè)績同比出現下滑,美邦科技同樣推出了上市后首份分紅計劃:公司以未分配利潤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(fā)現金紅利2元(含稅)。公司目前總股本為8320萬股,此次權益分派共預計派發(fā)現金紅利1664萬元。
根據美邦科技的2023年半年度報告,截至2023年6月30日,上市公司合并報表歸屬于母公司的未分配利潤為2.12億元,母公司未分配利潤為1.82億元。
艾能聚擬以未分配利潤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(fā)現金紅利2.8元(含稅)。建邦科技計劃每10股派發(fā)現金紅利3.5元(含稅);星昊醫(yī)藥擬每10股派發(fā)現金紅利2.00元(含稅)。
天銘科技則推出高送轉計劃,公司股本將快速擴大:公司擬以資本公積向全體股東以每10股轉增10股(其中以股票發(fā)行溢價所形成的資本公積每10股轉增10股,無需納稅;以其他資本公積每10股轉增0股,需要納稅)。公司目前總股本為4359萬股,此次權益分派共預計轉增4359萬股。
這些公司迎機構調研
多家公司在披露亮麗的半年報后,迅速迎來了機構登門調研,部分公司更是受到機構的多次調研。
武漢藍電在8月4日公布2023年半年報后,很快于8月7日至8月8日共接待了49家機構的網絡調研及現場調研;8月15日,公司再次迎來機構上門調研,國壽安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當天對公司進行了現場調研。
禾昌聚合8月10日披露了半年報,公司上半年盈利同比增長逾兩成至5297萬元。在半年報亮相后,公司于8月15日接待了3家機構的現場調研,調研機構主要為證券公司。
威貿電子更是在公布半年報次日,即迎來了共計26家機構的網絡調研,調研的機構包括嘉實基金等多家公募基金,開源證券等證券公司,及銀行、私募基金等機構。
據威貿電子8月21日披露,公司于8月18日再度接受一眾機構的網絡調研,調研機構包括公募基金嘉實基金、多家私募基金,及保險公司等機構。
在調研中,企業(yè)的主業(yè)結構、業(yè)績等均是機構關注的焦點。威貿電子被問及“新能源汽車業(yè)務在公司的營業(yè)收入中占比多少;能保持持續(xù)增長嗎”。對此公司介紹稱,汽車業(yè)務整體占公司銷售額為30%左右,其中新能源汽車業(yè)務目前占公司銷售額的15%左右,公司已在新能源汽車行業(yè)布局了多個品牌,終端客戶覆蓋上汽名爵、飛凡、智己、上汽大眾ID系列、奇瑞、長城、蜂巢能源、北汽等。今年上半年公司的新能源汽車業(yè)務量在快速上升,最近還收到一國內龍頭新能源車企高壓線束的項目定點,對公司未來新能源業(yè)務的布局有積極影響。
校對:李凌鋒
關鍵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