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神秘人”現(xiàn)身!林園300億操盤隊伍增兵
在私募圈里,個人大戶出身,身家數(shù)百億的林園一直是獨特的存在。
他既是私募圈“大V”,也保持著個人大戶的清高,獨立、自主、敢言。
(資料圖)
但近一年,林園逐漸變得低調,除了業(yè)績壓力,亦與其私募內部架構變化有關。
管理客戶資產超過300億元的林園,開始從外部尋找“幫手”,逐步告別“一人操盤”的局面。
林園投資目的副總經理高達8人之多,可見其“改變”之決心。
穿透林園的私募團隊,一位疑似外籍的人士居于其中,他的身份頗有神秘色彩,更連這家私募的高管都表示“不認識”······
“新人”加盟
據中國基金業(yè)協(xié)會(以下簡稱中基協(xié))信息公示,一位名叫“ZHAO HUI CHEN”人士加入林園投資。
通常來講,擁有海外身份的人士在基金從業(yè)資格信息中,其名字顯示為英文拼寫,而非中文。
(如上圖)ZHAO HUI CHEN證書取得日期為2023年3月10日。
上述人士的基金從業(yè)證書變更記錄中,并無其他任職機構的信息。這意味著,他之前并沒有在公募機構、備案私募機構中任職。
從個人頭像的樣貌初步判斷,ZHAO HUI CHEN有一定的年紀,并非初入職場的畢業(yè)生,也非工作短短數(shù)年的投資人士。
身份“神秘”
而ZHAO HUI CHEN究竟是誰,業(yè)內了解的并不多。甚至一些熟悉林園投資公司內部的人士也表示:對上述這位的背景并不了解,無法提供進一步的信息。
海外人才信息網站的消息顯示,有一位與“ZHAO HUI CHEN”同名的人士在上世紀90年初在中醫(yī)藥學校完成學業(yè)后,陸續(xù)供職于中國內地多家醫(yī)院,2012年之后前往美國一間大學深造,之后就沒有相關的就職信息。
限于信息有限,我們無法確認二者是否為同一人。
但林園本人顯然對醫(yī)藥投資興趣盎然。
他早年也曾較系統(tǒng)學習過醫(yī)藥知識,也曾做過門診醫(yī)生、他創(chuàng)立私募后,長期對醫(yī)藥股有濃厚興趣,特別是中藥板塊,完全符合他“喝酒吃藥”(買食品飲料股和醫(yī)藥股)的“人設特征”。
林園與“同名人”打新股
另一個有趣的信息顯示,A股市場上,有一位個人投資者叫“陳朝輝”,曾經與林園的產品一同出現(xiàn)于新股配售公告中。
陳朝輝的名字,翻譯成英語(或拼音)似乎也是 “ZHAO HUI CHEN”。
林園旗下產品和陳朝暉多次同時參與網下配售:
比如,2020年帝科電子材料登陸創(chuàng)業(yè)板,網下發(fā)行申購情況及初步配售結果中,陳朝輝配售241股,林園投資旗下49號、52號、60號、69號、75 號產品也獲得配售。
除此之外,個人投資者“陳朝輝”和林園操盤的產品,同時出現(xiàn)于勝藍科技、亞世光電、卓勝微、三只松鼠、依依股份的配售名單中。
當然,由于參與新股網下配售的投資者眾多,上述案例不足以說明兩者有什么確定的聯(lián)系。
林園投資內部架構再變
過往林園頻繁現(xiàn)身公開場合,不時發(fā)出語出驚人的觀點引人側目。
但林園投資作為私募機構,對外知名度甚至沒有林園個人來的響亮形象,外界對其團隊知之甚少。
而近兩年,林園的私募生意逐漸告別“單打獨斗”,從外部引入了多位人士,并組建了一個高管團隊。
截至最新的協(xié)會備案信息,林園投資的高管層里,林園繼續(xù)擔任公司法人和董事長。
公司總經理由馬志宏擔任,他早年在海軍南海艦隊廣州基地任職,之后進入深圳市國立工貿公司擔任銷售經理,2006年起跟林園一同創(chuàng)立私募。
該公司有一套頗為“龐大”的副總經理陣容,總計有8位。
副總經理包括:馬驍雷、劉雪松、左楊玲(曾任職于溫州銀行、財通資管)李儀(現(xiàn)主管風控工作,曾在北方信托任職)、黃衛(wèi)(曾任職于股權私募)、曹蔚(曾任職于四川信托)、宋彬彬(曾任職于機械公司)、張海輝。
其中,張海輝在2023年3月加入林園投資,并擔任副總經理,此前曾在招商證券深圳某營業(yè)部擔任財富顧問。
巧合的是:張海輝入職林園投資的時點,與上文提及的“ZHAO HUI CHEN”出現(xiàn)于該私募的時點重合。
此外,這個時點林園投資還發(fā)生一件事。
林園投資正式獲得投資顧問資格,可以為銀行及理財子公司、信托、基金子公司、券商資管、期貨資管、保險資管、私募基金等機構提供投資建議。
這或許意味著林園投資的募資版圖還在進一步擴張。
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,投資需謹慎。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,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、財務狀況或需要。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、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。據此投資,責任自負。關鍵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