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欧美精品中文三区|亚洲精品美女AV在线|性生潮久久久不久久久久|免费 无码 国产在现看|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专区久久|少妇的丰满3中文字幕免费|欧美成人怡红院在线观看视频|亚洲国产中文精品看片在线观看

天風證券:綠氫平價可期,下一個從0-1行業(yè)的投資機會 速讀

摘要

政策口徑看,根據國家能源局發(fā)布的《氫能產業(yè)發(fā)展中長期規(guī)劃(2021-2035年)》,到2025年,建立以工業(yè)副產氫和可再生能源制氫就近利用為主的氫能供應體系。在新能源行業(yè)投資機會中,除已進入高速發(fā)展期的風光儲車等行業(yè)外,我們近期亦關注到中國氫能產業(yè)的發(fā)展機會。

我們認為,中國氫能行業(yè)的快速發(fā)展,具備供給端&需求端的可行性,且往未來看經濟性拐點可期。我們將首先從綠色制氫環(huán)節(jié)出發(fā),在本篇報告中:1)論證中國綠氫制備的可行性;2)對經濟性拐點、市場空間進行測算。


(資料圖)

一、為什么我們看好中國綠氫制備行業(yè)——從供給&需求端看,中國的綠氫制備行業(yè)發(fā)展均具可行性。

根據制取方式和碳排放量的不同,氫能主要分為灰氫、藍氫、綠氫三種,其中綠氫為通過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,在生產過程中基本不產生溫室氣體,但目前技術并未完全成熟、生產成本較高,因而當前全球范圍內氫能生產均以灰氫為主流。

供給端看,國家能源局已發(fā)布相關氫能產業(yè)中長期發(fā)展規(guī)劃,其中提及到2025年需建立以工業(yè)副產氫和可再生能源制氫就近利用為主的氫能供應體系。我們認為,發(fā)展綠氫制氫為解決風光大基地帶來的新增發(fā)電量消納問題的解決手段之一,將與鋰電、光熱、液流等多種儲能手段&特高壓向東部輸電共同發(fā)展。

需求端看,中國是全球氫氣需求量&生產量第一大國,年需求量及生產量均占全球30%左右,且未來中國氫能需求量仍將持續(xù)增長,因而帶來了綠氫制氫環(huán)節(jié)的發(fā)展契機。

根據中國氫能聯(lián)盟的預計,到2030年我國氫能需求量將達到3500萬噸,到2060年需求量將增至1.3億噸左右。從生產量看,根據中國煤炭工業(yè)協(xié)會數(shù)據顯示,2012-2021年,中國氫氣產量從1600萬噸增長至3300萬噸。

二、綠氫制備的經濟性拐點何時到來——我們測算,綠氫與藍氫有望在25年平價,與灰氫有望在25-27年平價。

我們認為,往未來看綠氫占比提升的決定因素來自經濟性??紤]當前綠氫成本與灰氫仍存在較大差距,且綠氫中PEM電解槽較堿性電解槽成本更高,本篇報告我們重點分析堿性電解槽制備綠氫的經濟性?;谥苽浼夹g、規(guī)模效應、碳稅制度、碳價變化對灰氫的成本影響等,并以及電解水制綠氫的單位成本構成包括電費、設備折舊費、期間費用(我們預計23年分別占總成本的74.8%/10.7%/14.2%),我們對綠氫的生產成本變動&對比藍氫、灰氫的經濟性拐點進行了如下測算。核心假設包括:

電費:影響因素包括單位電耗、單位電價。1)單位電耗:我們預計22年行業(yè)平均的單位電耗為5.3kwh/m3,未來隨堿性電解槽零部件的升級,假設到2030年單位電耗可降低至3.9kwh/m3;2)單位電價:假設工商業(yè)電價0.5元/kwh,結合未來風光等新能源發(fā)電就地消納帶來的電價成本下降,預計至2025、2030年電費下降至0.2、0.15元/kwh;

設備折舊費用:主要與電解槽設備價格有關,堿性電解槽設備價格目前約900萬元/臺,其中電極已基本實現(xiàn)國產化,我們預計未來存在規(guī)模降本空間;隔膜目前主要采用日本東麗的傳統(tǒng)PPS膜,未來具備國產替代及規(guī)模效應降本空間,我們預計,2022年-2030年堿性電解槽設備價格年均下降10%;

單位期間費用:主要與項目規(guī)模有關,取決于設備規(guī)格和年利用小時數(shù)兩個因素,目前堿性電解槽設備規(guī)格一般為1000-2000m3/h,預計未來有望逐步提升;年利用小時數(shù)考慮風光有效利用小時數(shù)、配建儲能比例上升、新能源發(fā)電成本持續(xù)下降等,預計未來有望達到5000h。

測算結果:我們預計至2025年,綠氫制備單位成本有望下降至14.46元/kg,較2022年下降65%;至2030年,綠氫制備單位成本有望進一步下降至8.88元/kg,分維度對比綠氫與藍氫、灰氫的經濟性看,綠氫與藍氫有望在25年平價,與灰氫有望在25-27年平價。

若靜態(tài)對比當前藍氫、灰氫的單位成本(不考慮煤炭價格+碳稅變化),預計綠氫與藍氫、灰氫分別在25年、27年平價;

若考慮碳稅上漲帶來的藍氫、灰氫成本上升,預計綠氫與藍氫、灰氫均在25年實現(xiàn)平價;

若在碳稅基礎上,疊加考慮煤炭價格波動性,當前煤炭價格約700元/t,假設2022-2030年煤炭價格從1000元/t下降到500元/t(灰氫生產成本下降),預計綠氫與藍氫、灰氫分別在25年、26年平價。

三、堿性電解槽市場空間怎么看——我們預計2025年堿性電解槽市場規(guī)模有望達到153億元,22-25年CAGR+103%。

若不考慮國內氫氣年產量增長,保守假設國內每年氫氣總產量為3300萬噸、綠氫滲透率由21年的1%提升至25年的15%、30年的50%、綠氫產銷率由2022年較低水平提升至2025年的70%、年利用小時數(shù)和單機設備產能持續(xù)上升,我們預計,2022-2025年堿性電解槽市場規(guī)模有望達到18/38/65/153億元,CAGR+103%;2030年堿性電解槽市場空間有望達到192億元,市場規(guī)模為2022年的11倍。

1、為什么我們看好中國綠氫制備行業(yè)?

供給端看:風光大基地進入開工建設階段,綠氫成為促進消納的有效手段;
需求端看:中國為全球最大氫氣生產國,高需求+碳稅+消納需要,共同支撐綠氫發(fā)展空間。

1.1.行業(yè)背景:風光大基地建設加速,就地制氫成為消納問題解決手段之一

根據我國風光大基地規(guī)劃,目前第一、二批項目進入建設階段、第三批已啟動申報。我國第一批風光大基地于21年11月下發(fā)清單,共97GW,22年9月全部開工,并計劃于?22/23年全部投產。我國第二批風光大基地于21年12月啟動項目報送,第二批大基地項目總規(guī)模為455GW,其中十四五建成200GW,外送150GW,外送比例75%,十五五建成255GW,外送165GW,外送比例約65%。根據部分省份下達的文件,第三批風光大基地于22年10月啟動申報。
為解決風光大基地帶來的新增發(fā)電量消納問題,就地制氫成為解決手段之一。同時,鋰電儲能、光熱儲能、液流儲能等儲能手段以及特高壓向東部輸電亦同步規(guī)劃發(fā)展中。

表1:風光大基地規(guī)劃最新進展

圖1:風光大基地最新進展

資料來源國際能源網,發(fā)改委,光明網,國家能源局,《十四五規(guī)劃及?2035?年遠景目標綱要》等,天風證券研究所

1.2.需求端:中國為全球最大氫氣生產&需求國,未來氫能產量及需求量仍將持續(xù)增長

從需求端看,2021年全球氫氣需求量超9400萬噸,yoy+5%,增量主要來自傳統(tǒng)化工工業(yè)領域。其他應用(重工業(yè)、交通運輸、建筑、發(fā)電等)僅占總需求的0.04%。

其中,中國是全球氫氣需求量第一大國,21年的需求量約2800萬噸,占全球29.8%。根據中國氫能聯(lián)盟的預計,到2030年,我國氫能需求量將達到3500萬噸,在終端能源體系中占比5%;到2060年需求量將增至1.3億噸左右,在終端能源體系中占比20%,其中工業(yè)領域用氫7794萬噸,占總需求量的59.8%,交通運輸領域用氫4051萬噸,占比31.1%,建筑領域用氫585萬噸,電力領域用氫600萬噸。
同時,中國亦是全球氫氣生產量第一大國,2021年中國氫氣產量3300萬噸,占全球35.1%。從2018年開始,中國氫氣年產量已超過2000萬噸規(guī)模。根據中國煤炭工業(yè)協(xié)會數(shù)據顯示,2012-2021年,中國氫氣產量從1600萬噸增長至3300萬噸,整體呈穩(wěn)步增長趨勢;自2020年“雙碳”目標提出后,我國氫能產業(yè)熱度攀升,發(fā)展進入快車道,2021年中國氫氣產量同比增長達32%。
考慮我國對氫能的大量需求+風光大基地帶來的消納需求,中國氫能相關政策發(fā)布,重點提及可再生能源制氫就近利用。根據國家能源局發(fā)布的《氫能產業(yè)發(fā)展中長期規(guī)劃(2021-2035年)》,到2025年,建立以工業(yè)副產氫和可再生能源制氫就近利用為主的氫能供應體系,可再生能源制氫量達到10-20萬噸/年,實現(xiàn)二氧化碳減排100-200萬噸/年。

圖2:2022年我國氫能下游應用結構

圖3:2060年我國氫能下游應用結構

資料來源: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《中國氫能產業(yè)發(fā)展報告2020》,IEA 《Global Hydrogen Review 2022》?,國家能源局《氫能產業(yè)發(fā)展中長期規(guī)劃(2021-2035年)》,賽瑞研究《2022年中國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(yè)發(fā)展趨勢報告》,氫啟未來網,天風證券研究所

1.3.從制氫方式看,目前灰氫制取仍為主流,但未來綠氫規(guī)模占比有望逐步提高

根據制取方式和碳排放量的不同,氫能主要分為灰氫、藍氫、綠氫三種:1)灰氫:以化石燃料(包括煤炭、天然氣等)為原料制氫以及工業(yè)副產制氫,為目前成本最低、技術最成熟的技術路線,但制取過程中會產生碳排放;2)藍氫:灰氫制取的過程中使用CCUS(碳捕集、利用與封存)技術進行脫碳制氫,可使碳排放量減少90%以上,但制氫成本較高,屬過渡清潔能源;3)綠氫:通過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,在生產過程中基本不產生溫室氣體,但目前技術不如灰氫制取成熟,且成本較高。

目前全球范圍內均以灰氫為主流,2021年綠氫占比0.04%;中國維度看,2021年綠氫占比僅為0.9%。此外工業(yè)副產物和天然氣制氫融合CCUS技術應用場景亦有望占比上升。

我們認為,綠氫占比提升的決定因素來自經濟性,后文我們將重點測算考慮碳稅、綠氫規(guī)模降本等假設下,綠氫何時有望平價。其中碳稅方面,全球氫氣貿易正處于快速發(fā)展期,根據IRENA預測到2050年將有30%以上的氫氣進行跨境交易;歐盟碳邊境調節(jié)稅將于2026年正式開始征收,其適用范圍擴大至氫能。我們預計,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,碳定價的覆蓋行業(yè)和范圍不斷擴大或將成為趨勢。

圖4:全球2021年制氫來源結構

圖5:中國2021年及2050E制氫來源結構(中國煤炭工業(yè)協(xié)會數(shù)據)

資料來源:《新能源電解水制氫技術經濟性分析》王明華,中國石油新聞中心,中國電力網,IEA《Global?Hydrogen Review 2022》,氫啟未來網,中國能源報,中國-中東歐國家海關信息中心,天風證券研究所

2、綠氫經濟性測算

我們預計,隨著產業(yè)規(guī)模上升&技術持續(xù)突破,綠氫與藍氫有望在25年平價,與灰氫有望在25-27年平價

2.1.核心假設1——設備價格:我們預計,規(guī)模效應有望推動堿性電解槽價格下降

電解槽設備折舊費用在總成本中占比約10.7%:假設條件取相對中性,設備規(guī)格按1300m3/h,年利用小時數(shù)按4000小時,單位電耗5kwh/m3,電價0.35元/kwh,單位水耗0.02t/kg,水費4元/t,堿性電解槽設備價格按900萬元/臺,折舊年限按7年來計算,預計2023年使用堿性電解槽來制氫,電費、水費、設備折舊、其他成本在總成本中的占比分別為74.8%、0.3%、10.7%、14.2%。

電費主要看電價,期間費用主要看規(guī)模,設備價格趨勢相對重要。

圖6:2023年堿性電解槽制氫的成本結構

資料來源:《煤制氫與天然氣制氫成本分析及發(fā)展建議》?(張彩麗),《新能源電解水制氫技術經濟性分析》?(王明華),考克利爾競立官網,微能網公眾號,彭網生活,氫能匯公眾號,工業(yè)界公眾號,高工氫電公眾號,天風證券研究所

針對不同電解槽設備的價格趨勢,我們分析如下:
堿性電解槽:堿性電解槽設備價格目前約1000萬元/臺,各個零部件成本中電極和隔膜占比較高。零部件環(huán)節(jié)看,1)電極:電極成本占比約30%,國內企業(yè)如莒納科技、德清恒川、保時來、英凱模等均可生產提供;2)隔膜:目前主要采用日本東麗的傳統(tǒng)PPS膜,目前價格每平米400元左右;結合核心零部件的國產替代降本空間、規(guī)模起量后的降本,我們預計,2022年-2030年堿性電解槽設備價格年均下降10%。
PEM電解槽:PEM電解槽設備價格目前約3000-4000萬元/臺,各個零部件成本中,1)膜電極:短期內還是采購杜邦的為主,國內東岳未來氫能已經開始在下游測試驗證,價格上2022年預計每千瓦售價600元,到2025年鴻基創(chuàng)能目標是實現(xiàn)每千瓦售價300元;2)貴金屬催化劑:可進行部分替代以降低用量。考慮當前綠氫成本與灰氫仍存在較大差距,且綠氫中PEM電解槽較堿性電解槽成本更高,本篇報告我們重點分析堿性電解槽制備綠氫的經濟性;后續(xù)PEM電解槽經濟性需進一步跟蹤膜電極和催化劑的國產化進度,以判斷PEM電解槽的規(guī)模上量時間點。

2.2.核心假設2——電價、電耗、年利用小時數(shù)、設備規(guī)格等核心參數(shù)

除設備價格外,影響綠氫經濟性測算的核心指標還包括:電價、單位電耗、年利用小時數(shù)、設備規(guī)格,具體假設如下:

電價:根據新疆電網代理購電電價,假設工商業(yè)電價0.5元/kwh,結合未來風光等新能源發(fā)電就地消納帶來的電價成本下降,我們預計至2025年電費下降至0.2元/kwh,2030年左右電費下降至0.15元/kwh;
單位電耗:根據考克利爾競立公司官網,堿性電解槽單位電耗≤4.9kwh/m3,考慮到考克利爾競立技術相對領先,22年行業(yè)平均的單位電耗假設按5.3kwh/?m3,23年按5kwh/m3,隨著堿性電解槽零部件的升級,我們假設到2030年單位電耗可降低至3.9kwh/m3;
年利用小時數(shù):假設風光制氫一體化項目每年利用小時數(shù)約4000h,考慮風光大基地新建發(fā)電機組較多且有相當比例配建儲能、新能源發(fā)電成本持續(xù)下降等,我們預計至2025年,年利用小時數(shù)可以到5000h;
設備規(guī)格:目前堿性電解槽平均為1000m3/h,已有產品規(guī)格達到2000m3/h;我們預計,隨著產品技術持續(xù)升級,平均設備規(guī)格有望在2026年達到2000m3/h,結合年利用小時數(shù)上升,2026年前,年生產氫氣總量有望持續(xù)上升。

表2:不同設備規(guī)格和年利用小時數(shù)下的年生產氫氣量

資料來源:《煤制氫與天然氣制氫成本分析及發(fā)展建議》?(張彩麗),《新能源電解水制氫技術經濟性分析》?(王明華),?《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關于?2023?年?5?月代理工商業(yè)用戶購電價格的公告》,考克利爾競立官網,隆基氫能公眾號,天風證券研究所

2.3.測算結果:我們預計,至2025年,綠氫制備單位成本有望下降至14.46元/kg

計算過程:單位電費=單kg氫氣耗電量*單kwh電價;單位水費=單kg氫氣耗水量*單kwh水價;單位設備折舊費用=設備價格/7年;單位期間費用=總期間費用/年生產氫氣量。
結合上文假設,由結果看,我們預計:1)至2025年,綠氫制備單位成本有望下降至14.46元/kg,較2022年下降65%;2)至2030年,綠氫制備單位成本有望下降至8.88元/kg,較2022年下降79%。

表3:2022-2030年制綠氫的單位成本測算

資料來源:《煤制氫與天然氣制氫成本分析及發(fā)展建議》(張彩麗),《新能源電解水制氫技術經濟性分析》(王明華),天風證券研究所

2.4.橫向看,我們預計綠氫與藍氫有望在25年平價,與灰氫有望在25-27年平價

若靜態(tài)對比藍氫、灰氫的單位成本(不考慮煤炭價格+碳稅變化):據《新能源電解水制氫技術分析》?(王明華2023),700元/噸煤炭價格下,藍氫、灰氫成本分別為16.26、11.86元/kg;與我們測算的2022-2030年綠氫成本比較,預計綠氫與藍氫、灰氫將分別在25年、27年平價;

若考慮碳稅上漲帶來的藍氫、灰氫成本上升:據《煤制氫與天然氣制氫成本分析及發(fā)展建議》?(張彩麗,2018),我們假設碳稅100-200元/t;碳稅每變化25元/t,天然氣制氫成本變化0.01元/m3、煤制氫變化0.05元/m3;與我們測算的2022-2030年綠氫成本比較,預計綠氫與藍氫、灰氫均有望在25年實現(xiàn)平價;
若在碳稅基礎上,疊加考慮煤炭價格波動性:當前煤炭價格約700元/t,基于保守性分析,我們假設2022-2030年煤炭價格從1000元/t下降至500元/t;煤炭在灰氫成本中占比約40%,分別計算煤炭成本和其他成本之后加總,可計算得灰氫的單位成本。與我們測算的2022-2030年綠氫成本比較,我們預計綠氫與藍氫、灰氫分別在25年、26年平價。

表4:????基于煤炭價格變化、碳稅的綠氫經濟性測算

資料來源:《煤制氫與天然氣制氫成本分析及發(fā)展建議》(張彩麗),《新能源電解水制氫技術經濟性分析》(王明華),天風證券研究所

3、綠氫市場空間測算

結合風光大基地消納需求&經濟性拐點,我們預計25年堿性電解槽市場規(guī)模有望達到153億元,22-25年CAGR+103%。

3.1.?市場空間:預計2025年堿性電解槽市場規(guī)模153億元,22-25年CAGR+103%

核心假設指標:1)產量:保守預計,假設國內每年氫氣總產量按3300萬噸不變;2)綠氫滲透率:伴隨產業(yè)政策支持+經濟性提升,我們預計綠氫滲透率由21年的1%提升至25年的15%、30年的50%;3)氫氣產銷量:由于目前行業(yè)需求尚未真正起量,2021-2022年產銷率還偏低,我們預計,未來產銷率伴隨市場需求放量有望逐步提升,假設2025年行業(yè)產銷率提升至70%;4)結合前文我們預計,年利用小時數(shù)、單機設備產能預計將持續(xù)上升。
電解槽市場空間:我們預計,2022-2025年堿性電解槽市場規(guī)模有望達到18/38/65/153億元,CAGR+103%;我們預計,至2030年,隨著綠氫真正實現(xiàn)平價。2030年堿性電解槽市場空間有望達到192億元,市場規(guī)模為2022年的11倍。

表5:2021-2030年國內堿性電解槽市場空間預測

資料來源:中國煤炭工業(yè)協(xié)會,氫啟未來網公眾號,時代氫能公眾號,天風證券研究所

本文作者:孫瀟雅,來源:天風證券,原文標題:《氫能行業(yè)報告1——制氫:綠氫平價可期,關注下一個從0-1行業(yè)的投資機會》

孫瀟雅 SAC執(zhí)業(yè)證書編號:S1110520080009

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,投資需謹慎。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,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、財務狀況或需要。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、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。據此投資,責任自負。

關鍵詞: